去年下半年起,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贸易运输中最普通,同时也最不可或缺的集装箱突然变得抢手了。这主要是因为海外工厂、港口、码头的复工率不高,出口的集装箱散落在全球各地,回流不畅。
据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每出口3个集装箱只能返回1个,因此国内集装箱严重短缺,而大量空集装箱却囤积在海外,从而造成了塞港,以至于国内各种尺寸的海运集装箱价格不断飙升。而这股飙升的势头在进入2021年下半年后,仍在继续。
集装箱“一箱难求”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直接的影响是海运价格暴涨。随着海运价格剧烈的波动,物流成本的飙升,不少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生存形势也会随之变化。
“集装箱要靠抢,船期也不固定。一趟船的海运费要20多万,价格高不说,海运公司还不发货,发货日期一拖再拖。”一家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外贸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说道。该公司主要向欧美国家出口劳保纺织产品,2020年以来订单情况一直不错,业绩很可观。该负责人表示,今年一季度时公司订单量还算正常,毛利率也较好,但从4月份开始,公司越发忙碌,但受海运费大涨集装箱“一箱难求”背后的经济密码、人民币升值等影响,公司订单虽比之前大幅增长,但是利润却一缩再缩。“我们这几个月的订单明显比之前多了不少,活多了,挣的钱却少了,有的时候怕丢了客户,一些订单都是赔钱干的。”该负责人说。
“之前有人说2020年是外贸人最艰难的一年,但实际上我觉得最艰难的才刚刚开始。去年没有订单,没有业绩都不要紧。今年有订单了,却没有利润才是最可怕的。”该负责人说,因为西方圣诞节是12月下旬,一般出口高峰期都是每年的9月份到11月份,预计到时运费价格还会继续上涨,未来趋势成本或将不断上升,利润将会一再被压缩。
同样被运费“逼疯”,望”洋”兴叹的还有一家位于即墨区的小型外贸企业,公司经理向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一个集装箱货柜的运费从5000美元涨到1万美元,足足翻了一倍,但整个货柜的货品可能才价值3万美元,运费占比近三分之一,“一些利润率相对低的产品的竞争力相比其他国家的产品没有竞争力了,运费上涨的部分已经把产品价格优势抵消掉了,产品也就没有必要出口了,因为出口就亏钱”。
相较于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买家已经开始包船开航线了。近日,美国排名前三的大型进口商家家得宝宣布,在当前港口拥堵、货柜短缺及新冠疫情拖累运输进度的极端情况下,将租用一艘完全属于自家的货轮,往返航线专为家得宝所用,以缓解当前的供应链难题。
有专家指出,高昂的运费或将导致许多来自中国的订单被取消,对于一些无法涨价的零售商来说,他们或将寻求将生产转回国内,而这对中国的一些中小型外贸公司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缺箱和海运价格上涨,在整个航运产业链上下游不断传导,集装箱制造企业自然首先受益。
全球95%的集装箱产自中国,作为集装箱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中集集团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6%,而全球三成以上的冷藏集装箱出自位于胶州上合示范区的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面对集装箱的火爆需求,目前中集青岛冷箱的订单呈现井喷之势。
大型集装箱生产企业加班加点生产,一些小型集装箱企业也迎来了春天。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1个20英尺和40英尺标准集装箱售价分别涨到4000美元、6000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一倍以上。
不仅如此,二手集装箱也因为集装箱的紧俏身价倍增。相关人士介绍,在此前的近五年时间之内,国际航运业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让很多集装箱开始出现闲置,也因此诞生了大批二手集装箱,伴随着集装箱的短缺,这些二手集装箱有了用武之地。
运费的上涨也导致了航运公司的“火爆”。全球前十大航运公司今年一季度财报也纷纷飘红,营收和利润也较喜人,股价也不断攀升。中远海控一季度预盈154.5亿,同比去年(2.92亿)增长约达52倍,接近了其2007年的历史业绩峰值(191亿),股价也较年初上涨了1倍,并呈继续逐步上升的趋势;中远海发一季度盈利8.27亿,同比增长141.99%;马士基第一季度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从去年同期的15亿美元增至40亿美元,息税前利润(EBIT)从5.52亿美元增至31亿美元,营收则增长了30%至124亿美元。
海运价格快速上涨,不少外贸企业把目光投向了陆运,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欧班列成为不少外贸企业的选择。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中欧班列运输量暴涨,不再是跨境物流的“配角”。至去年年底,中欧班列年开行量突破1万列,再创新纪录。
集装箱紧缺和海运费大涨,背后有着深层次原因。有专家认为,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当前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面临巨大压力,很多国家经济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而中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得好,大量订单涌向中国二手集装箱,外贸订单激增,集装箱需求随之大增
2020年,中国进出口货物贸易同比增长1.9%,总值达32.1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势头,各月进出口值均创同期历史新高,实现了27.1%的大幅增长,比2019年同期增长22.8%,继续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156.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3.7%,较2019年同期增长36.2%,占同期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9.4%。其中,出口1695.9亿元,同比增长22.8%,较2019年同期增长31.8%;进口1460.5亿元,增长49%,较2019年同期增长41.7%。
为了让“箱子”运转起来,在今年上半年,上海港正式推出“七项”集装箱增长专项措施,通过落实国际中转装卸费优惠、国际中转箱堆存减免期延长、海铁联运清关箱优惠等项目,努力实现促增量、稳存量。同时,上港集团设立了洋山、外港、内贸三大集装箱片区,以片区为工作单元推动集装箱业务发展,努力实现统筹、集聚效应。
山东港口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加快空箱周转,今年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联合黄岛海关,大力推进国内空箱调拨放行电子化进程,加快国内空箱放行时间。同时,充分发挥山东港口一体化优势,为船公司空箱调拨提供无缝衔接,保障干线转支线空箱流转通道畅通,有力支持威海、烟台、日照促进重箱中转增量。为缓解舱位紧张,山东港口青岛港还主动协调船公司,增开了100多艘加班船。
面对市场上出现“一舱难求、一箱难求、运价持续上涨”的情况,部分船公司也作出努力,例如中远海运通过规定订舱时选择的目的地不允许中途更改的方式、信风海运明令禁止员工干涉空箱流向,来避免“黄牛”通过虚假货单“骗取”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