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官方网站!

青岛黄岛二手集装箱 - 集装箱堆存 租赁 维修 改装 - 群康箱业集装箱服务
服务热线:

150-5425-2989

新闻动态

全国服务热线

150-5425-2989

二手冷藏集装箱冷藏集装箱中欧班列:逆风飞驰变局中开新局

发布时间:2022-07-08 15:45:04

  汽笛声声,这列“钢铁驼队”载着货物与友谊,一路高歌猛进,已在“一带一路”上行进了9年。9年来,它的足迹遍布亚欧大陆,持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运送生产生活防疫物资,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了区域共同发展,为沿线国家人民带来了更多福祉。

  6月23日,我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渝新欧)重箱折列正式突破10000列。6月30日,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突破20000列。今年前6个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73列、发送7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2.6%,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成果,中欧班列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5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超过百列的国内城市达到34个,通达欧洲195个城市,涉及24个国家。

  在世纪疫情和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中欧班列克服全球流通不畅、运力不足的逆风,每天飞驰于欧亚大陆之间,将纺织品、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外,为中欧物流通道畅通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据商务部消息,今年一季度,中欧双边贸易额205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中欧班列开行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畅通中欧贸易的“稳定器”和“加速器”。据了解,2016年至2021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长到15183列,年均增长55%;运输货物品类从最初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IT产品,扩大到汽车配件及整车、化工、机电、粮食、酒类、木材等5万余种;年运输货值由80亿美元提升至749亿美元,增长了9倍,在中欧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1.5%提高到8%。

  “中欧班列作为中欧货物贸易往来的主要载体,发挥着保障基础设施联通和供应链畅通的关键作用。”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杨成玉表示,展望未来,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十四五”期间中国内需将更为旺盛,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因此,未来中欧班列的作用可能不仅仅侧重于出口中国货物,而是成为开拓欧洲货源、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物美价廉进口产品的主要渠道之一。

  去年12月4日,中老铁路全线贯通后的第二天,首趟中老铁路(成渝万象)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行,搭载轻型商用货车和摩托车配件、化工品等产品,一路向南驶往老挝万象,打开了中国西南内陆与东盟联动的新局面。今年7月1日,中老铁路万象南站换装场正式建成投用,首批跨境集装箱在此完成标准轨与米轨间换装后,驶往泰国。这标志着中老泰铁路实现互联互通,陆海联运国际物流通道更加便捷通畅。

  4月13日,首趟跨黑海、里海的中欧班列满载运动器材、服装等货品,缓缓驶出陕西西安国际港。该线路是中欧班列继经土耳其到欧洲的线路之后,推出的又一条经南线通道去往欧洲的新线路。班列跨里海和黑海,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可辐射中东欧多国,将成为中国连接欧洲新的黄金贸易通道。

  6月21日,“海防-西安-阿拉木图”国际货运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发车,一路向西开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西安)首次实现通道联动。这趟国际货运班列主要装载着越南生产的白糖、家具、布料、医疗用品等货物,由越南海防港经海路运输至广西钦州港,再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集结到西安,然后从西安国际港站搭乘中欧班列(西安)驶向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西安)的通道联动,将吸引更多东南亚及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的货物在西安集结分拨,这对于助推西部大开发、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多地发布中欧班列开通新线,湖南、四川、粤港澳大湾区、江苏、广西等地均开通新线,业内人士表示,中欧班列已成为中国稳定全球供应链、企业出口创汇创利的重要通道,在疫情反复、地缘冲突、通胀抬头、供应缺口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大环境的情况下,中欧班列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块重要压舱石,叠加新线开通和RCEP落地,未来企业出海的路子会越走越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界经济部部长徐占忱认为,中欧班列在已有各国铁路基础上通过创新合作,形成横跨亚欧大陆的庞大物流系统,是从“联”到“通”的过程;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则是从“通”到“顺”的过程。

  开行至今,中欧班列在沿线各国呼唤互惠联通的动力下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将互利共赢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高性价比”名声在外。在运行时效上,中欧班列比传统国际联运快1/3,国内段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300公里/天,境外段达到1000公里/天以上。在运输价格上,沿线各国铁路均对中欧班列给予运价优惠政策,费用仅为空运的1/4。中欧班列不仅性价比较高,可运输的物品种类非常多。据悉,为了方便运输花卉等对温度敏感性强的物品,有的班列还配置了冷藏集装箱。

  “在中欧班列开通之前,欧洲缺少通往中国的直达货运列车。货物运输几经辗转,不仅耗时长,而且运费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欧中经贸往来。”荷兰GVT物流集团总经理罗兰德韦巴克表示,中欧班列开通以来,欧中贸易往来进入快车道,双边贸易量迅速攀升。“中欧班列不仅给欧中市场运送了大量货物,还创造了许多投资机会。货运量迅猛增加,我们为此兴建新的配套设施,招聘了更多员工。”

  “生命通道”助力中欧共同抗疫。截至2022年4月底,冷藏集装箱中欧班列累计发送国际合作防疫物资1410万件,共计10.8万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欧班列逆势而上,全力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有力保障了生产生活物资的通畅运输,为沿线国家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快通”模式助企业降本增效。海关总署、国铁集团共同推出“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在该模式下,海关通过铁路舱单系统对电子数据进行审核、放行、核销,实现对铁路货车所载的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全程监管,选择快通模式的企业无需另行办理跨省转关手续,货物整体通关效率提高,节约了费用成本,有效避免了班列在口岸积压。

  中欧班列逆势而上,跑出了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和有力抓手,串联起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陆路物流通道。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表示,中欧班列不断展现亮眼的成绩,给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动全球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促进可持续发展注入信心和力量。

  记者: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实现开行班列爆发式增长。中欧班列对稳定国际供应链起到什么作用?

  周戎:疫情前的2019年,中欧班列发运72.5万标箱;疫情暴发后的2020年,中欧班列发送了113.5万标箱,2021年发运了146万标箱。疫情带来的契机在于,大量的海运托运人和承运人纷纷寻找传统海运之外的物流供应方式,而疫情带来的社会封锁也不断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通过十余年来不断探索,至2019年已有了较成熟运行网络的中欧班列国际铁路运输,成为了当仁不让的替代补充方案。

  面对疫情,中欧班列始终能够保持常态化的运营,遵循应运尽运原则,把防疫物资运输纳入中欧班列的重点保障范围,实行优先承运、优先装车、优先挂运机制,保证了防疫救援物资和外贸货物的国际通道畅通,对沿线国家抗击疫情、经济恢复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中欧班列成为连接中欧,甚至亚欧之间重要的运输纽带,也是特殊时期稳定国际供应链的重要支撑。二手冷藏集装箱冷藏集装箱中欧班列:逆风飞驰变局中开新局

  后疫情时代,中欧班列凭借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优势,成为了国际物流和陆路运输的骨干力量。

  记者:从2011年首趟中欧班列开出,至今已经11年了。由重点开拓市场,成为欧亚大陆的物流通道,到如今产业聚集,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欧班列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什么?

  周戎:中欧班列不断跑出互利共赢“加速度”,助力沿线国家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深化合作和产业联动发展。我国东南沿海一些企业看到内陆港、综合保税区和中欧班列的叠加功能和政策优势,也逐渐将一些产能转移到中欧班列枢纽城市。

  好多国家在中欧班列所经过区域,因地制宜建立起工厂、物流集散基地,在降低物流成本和简化中间环节的同时,也带动沿线国家主要交通枢纽城市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古丝绸之路由商贸之路变成了如今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推动了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

  中欧班列开通11年,统一品牌6年来,在亚欧大陆之间建起了新的“钢铁驼队”。2021年中欧班列共运送货物146万标箱,货值749亿美元,在中欧贸易总额中占比8%。今年前5个月,中欧班列开行6157列,同比增长3%,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国际班列咨询服务中心国际事务高级协调员杨杰有丰富的国际物流行业经验,长期负责中欧班列境外协调服务工作。他表示,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内外市场在海空运物流受到影响下的替代性需求旺盛,推动中欧班列逆势上扬,有力发挥了“生命通道、保障通道”作用。未来中吉乌铁路建成后,应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运输通道形成互为补充的中欧班列境外通道运行格局。

  近年来,国内大力加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和口岸扩容等硬件升级改造,为中欧班列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基础。软件方面,各地在中欧班列开行过程中不断创新摸索,例如西安等地开创了内陆港集拼集运模式,散货客户可以先入仓报关,再将货物装入集装箱,这一创新模式为广大中小货主提供了进出口运输便利;重庆等地通过陆海新通道等线路延伸服务,将中欧班列服务网络进一步向东盟国家拓展。

  “可以说,近十年的发展为中欧班列能够在过去两年勇挑生命通道的重担打下了良好基础。不少原先从未使用过班列的新客户尤其是国外客户开始选择中欧班列。”杨杰认为,今后一两年,海运市场有望逐步恢复常态。在相对有限的整体运力下,中欧班列应通过进一步开发市场、提高服务水平,发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服务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功能,以中欧班列外贸货源带动国内多式联运的发展。

  近期,中吉乌铁路规划建设在搁置25年后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扎帕罗夫的说法,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后,这条作为中欧班列西线南部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铁路将于2023年开工建设。

  杨杰表示,相关国家领导人表态后,中方第一时间与吉乌两国交通部召开了中吉乌铁路建设的三方工作层视频会议,就推动中吉乌铁路项目合作深入交换意见。“从中欧班列境外通道的发展和布局来看,未来中吉乌铁路建成并投用后,将与跨里海通道互为补充,进一步完善中欧班列南部通道,对发展中国与包括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以及土耳其等途经国家的双边贸易有促进作用,也能适当平衡亚欧大陆内其他过境运输通道的压力。”

  他援引数据说,受俄乌冲突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包括中欧班列在内的跨里海通道集装箱运输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达到19500标准箱。“中欧班列南向通道的开发,应与过境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运输通道形成互为补充、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中欧班列境外通道运行格局。”杨杰说。

  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领导人先后宣布中吉乌铁路即将启动建设后,我国官方也于近日发布了相关消息。

  集装箱改装

  据悉,国家发改委外资司负责人6月2日与吉尔吉斯斯坦交通部、乌兹别克斯坦交通部负责人员共同主持召开了中吉乌铁路三方工作层视频会议,就推动中吉乌铁路项目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根据规划,中吉乌铁路全长约523公里,其中中国境内213公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260公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约50公里。中吉乌铁路拟从中国新疆喀什向西出境,经吉尔吉斯斯坦卡拉苏,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

  项目建成后,自东亚到中东和南欧的铁路运距将较目前缩短约900公里,用时节省7天至8天。中吉乌铁路还将推动中亚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为中亚国家提供进入波斯湾和太平洋港口的便利条件,并促进中亚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扎帕罗夫最近接受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与有关方面的沟通,中吉乌铁路将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后于2023年开工建设。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也于5月27日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理事会会议上宣布,乌兹别克斯坦计划于近期开始实施中吉乌铁路建设。

  今年2月,扎帕罗夫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时就曾表示,吉方愿同中方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将中吉乌铁路打造成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两国元首在联合声明中称,新建中吉乌铁路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双方愿致力于加快推动该项目,使之成为全面挖掘中亚地区过境运输潜力的重要一步,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

  6月26日14时,首列“绵阳莫斯科”中欧班列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出,驶向俄罗斯。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行的中欧班列线条。

  位于新疆伊犁、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早在1881年,霍尔果斯口岸就已正式通关。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2012年12月22日开通后,成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第二条铁路通道上至关重要的枢纽。2021年,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达6362列,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26.6%。

  霍尔果斯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主任孙永昱从10年前霍尔果斯站筹备起就在这里工作。他还记得,2016年3月的一天,霍尔果斯站迎来首趟出境中欧班列,当时中欧班列每天的通行量不足10列。

  “我们的部门叫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主要的工作一块叫安全,一块叫生产。生产这一块,就是通过整体的调度指挥,把铁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能让列车像水流一样以最快的速度流动。”孙永昱说。

  他打了个比方,每节车厢就像一块积木,一趟列车可能有50节车厢,其中有一个可能需要海关抽查。“我们可能把这一节车厢剔出来,然后把剩下的49个放出去。这个过程就叫编组,跟编麻绳一样,把一节一节车厢编起来或者解开。重新编组后,经边检查验发往国外。”

  2020年年底,霍尔果斯铁路场站完成扩能改造工程,日均可承接5列至6列班列集装箱落地、起地及对装作业,场站内新增货物换装线一对,新增、延长到发线条。海关还为中欧班列设立了专门窗口,24小时随到随放,并推广“数字口岸”系统,优化舱单归并、转关无纸化作业,压缩班列在口岸停留时间。

  因各个国家铁路线轨距标准不同,国际货运列车需在铁路口岸进行换装作业,将货物换装到符合目的地国家轨距标准的列车上再通过国境。

  经过改进通关流程和扩能改造,霍尔果斯站的班列平均停留时间已从12小时缩短到6小时至8小时,过境中欧班列从2016年的不到700列提升至2021年的超6000列,线条,辐射德国、波兰、俄罗斯等18个国家。

  据霍尔果斯铁路部门统计,截至6月30日,今年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行班列3181列,过货量448.9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31%和4.73%,班列开行数量和口岸过货量均实现增长。

  汽笛声声,这列“钢铁驼队”载着货物与友谊,一路高歌猛进,已在“一带一路”上行进了9年。9年来,它的足迹遍布亚欧大陆,持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运送生产生活防疫物资,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了区域共同发展,为沿线国家人民带来了更多福祉。

  6月23日,我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渝新欧)重箱折列正式突破10000列。6月30日,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突破20000列。今年前6个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73列、发送7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2.6%,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成果,中欧班列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5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超过百列的国内城市达到34个,通达欧洲195个城市,涉及24个国家。

  在世纪疫情和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中欧班列克服全球流通不畅、运力不足的逆风,每天飞驰于欧亚大陆之间,将纺织品、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外,为中欧物流通道畅通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据商务部消息,今年一季度,中欧双边贸易额205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中欧班列开行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畅通中欧贸易的“稳定器”和“加速器”。据了解,2016年至2021年,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1702列增长到15183列,年均增长55%;运输货物品类从最初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IT产品,扩大到汽车配件及整车、化工、机电、粮食、酒类、木材等5万余种;年运输货值由80亿美元提升至749亿美元,增长了9倍,在中欧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1.5%提高到8%。

  “中欧班列作为中欧货物贸易往来的主要载体,发挥着保障基础设施联通和供应链畅通的关键作用。”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杨成玉表示,展望未来,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十四五”期间中国内需将更为旺盛,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因此,未来中欧班列的作用可能不仅仅侧重于出口中国货物,而是成为开拓欧洲货源、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物美价廉进口产品的主要渠道之一。

  去年12月4日,中老铁路全线贯通后的第二天,首趟中老铁路(成渝万象)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行,搭载轻型商用货车和摩托车配件、化工品等产品,一路向南驶往老挝万象,打开了中国西南内陆与东盟联动的新局面。今年7月1日,中老铁路万象南站换装场正式建成投用,首批跨境集装箱在此完成标准轨与米轨间换装后,驶往泰国。这标志着中老泰铁路实现互联互通,陆海联运国际物流通道更加便捷通畅。

  4月13日,首趟跨黑海、里海的中欧班列满载运动器材、服装等货品,缓缓驶出陕西西安国际港。该线路是中欧班列继经土耳其到欧洲的线路之后,推出的又一条经南线通道去往欧洲的新线路。班列跨里海和黑海,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可辐射中东欧多国,将成为中国连接欧洲新的黄金贸易通道。

  6月21日,“海防-西安-阿拉木图”国际货运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发车,一路向西开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西安)首次实现通道联动。这趟国际货运班列主要装载着越南生产的白糖、家具、布料、医疗用品等货物,由越南海防港经海路运输至广西钦州港,再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集结到西安,然后从西安国际港站搭乘中欧班列(西安)驶向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西安)的通道联动,将吸引更多东南亚及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的货物在西安集结分拨,这对于助推西部大开发、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多地发布中欧班列开通新线,湖南、四川、粤港澳大湾区、江苏、广西等地均开通新线,业内人士表示,中欧班列已成为中国稳定全球供应链、企业出口创汇创利的重要通道,在疫情反复、地缘冲突、通胀抬头、供应缺口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大环境的情况下,中欧班列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块重要压舱石,叠加新线开通和RCEP落地,未来企业出海的路子会越走越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界经济部部长徐占忱认为,中欧班列在已有各国铁路基础上通过创新合作,形成横跨亚欧大陆的庞大物流系统,是从“联”到“通”的过程;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则是从“通”到“顺”的过程。

  开行至今,中欧班列在沿线各国呼唤互惠联通的动力下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将互利共赢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高性价比”名声在外。在运行时效上,中欧班列比传统国际联运快1/3,国内段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300公里/天,境外段达到1000公里/天以上。在运输价格上,沿线各国铁路均对中欧班列给予运价优惠政策,费用仅为空运的1/4。中欧班列不仅性价比较高,可运输的物品种类非常多。据悉,为了方便运输花卉等对温度敏感性强的物品,有的班列还配置了冷藏集装箱。

  “在中欧班列开通之前,欧洲缺少通往中国的直达货运列车。货物运输几经辗转,不仅耗时长,而且运费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欧中经贸往来。”荷兰GVT物流集团总经理罗兰德韦巴克表示,中欧班列开通以来,欧中贸易往来进入快车道,双边贸易量迅速攀升。“中欧班列不仅给欧中市场运送了大量货物,还创造了许多投资机会。货运量迅猛增加,我们为此兴建新的配套设施,招聘了更多员工。”

  “生命通道”助力中欧共同抗疫。截至2022年4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发送国际合作防疫物资1410万件,共计10.8万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欧班列逆势而上,全力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有力保障了生产生活物资的通畅运输,为沿线国家复工复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快通”模式助企业降本增效。海关总署、国铁集团共同推出“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在该模式下,海关通过铁路舱单系统对电子数据进行审核、放行、核销,实现对铁路货车所载的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全程监管,选择快通模式的企业无需另行办理跨省转关手续,货物整体通关效率提高,节约了费用成本,有效避免了班列在口岸积压。

  中欧班列逆势而上,跑出了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和有力抓手,串联起了“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陆路物流通道。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表示,中欧班列不断展现亮眼的成绩,给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动全球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促进可持续发展注入信心和力量。

  记者: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实现开行班列爆发式增长。中欧班列对稳定国际供应链起到什么作用?

  周戎:疫情前的2019年,中欧班列发运72.5万标箱;疫情暴发后的2020年,中欧班列发送了113.5万标箱,2021年发运了146万标箱。疫情带来的契机在于,大量的海运托运人和承运人纷纷寻找传统海运之外的物流供应方式,而疫情带来的社会封锁也不断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通过十余年来不断探索,至2019年已有了较成熟运行网络的中欧班列国际铁路运输,成为了当仁不让的替代补充方案。

  面对疫情,中欧班列始终能够保持常态化的运营,遵循应运尽运原则,把防疫物资运输纳入中欧班列的重点保障范围,实行优先承运、优先装车、优先挂运机制,保证了防疫救援物资和外贸货物的国际通道畅通,对沿线国家抗击疫情、经济恢复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中欧班列成为连接中欧,甚至亚欧之间重要的运输纽带,也是特殊时期稳定国际供应链的重要支撑。

  后疫情时代,中欧班列凭借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优势,成为了国际物流和陆路运输的骨干力量。

  记者:从2011年首趟中欧班列开出,至今已经11年了。由重点开拓市场,成为欧亚大陆的物流通道,到如今产业聚集,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欧班列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什么?

  周戎:中欧班列不断跑出互利共赢“加速度”,助力沿线国家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深化合作和产业联动发展。我国东南沿海一些企业看到内陆港、综合保税区和中欧班列的叠加功能和政策优势,也逐渐将一些产能转移到中欧班列枢纽城市。

  好多国家在中欧班列所经过区域,因地制宜建立起工厂、物流集散基地,在降低物流成本和简化中间环节的同时,也带动沿线国家主要交通枢纽城市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古丝绸之路由商贸之路变成了如今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经济带,推动了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

  中欧班列开通11年,统一品牌6年来,在亚欧大陆之间建起了新的“钢铁驼队”。2021年中欧班列共运送货物146万标箱,货值749亿美元,在中欧贸易总额中占比8%。今年前5个月,中欧班列开行6157列,同比增长3%,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国际班列咨询服务中心国际事务高级协调员杨杰有丰富的国际物流行业经验,长期负责中欧班列境外协调服务工作。他表示,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内外市场在海空运物流受到影响下的替代性需求旺盛,推动中欧班列逆势上扬,有力发挥了“生命通道、保障通道”作用。未来中吉乌铁路建成后,应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运输通道形成互为补充的中欧班列境外通道运行格局。

  近年来,国内大力加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和口岸扩容等硬件升级改造,为中欧班列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基础。软件方面,各地在中欧班列开行过程中不断创新摸索,例如西安等地开创了内陆港集拼集运模式,散货客户可以先入仓报关,再将货物装入集装箱,这一创新模式为广大中小货主提供了进出口运输便利;重庆等地通过陆海新通道等线路延伸服务,将中欧班列服务网络进一步向东盟国家拓展。

  “可以说,近十年的发展为中欧班列能够在过去两年勇挑生命通道的重担打下了良好基础。不少原先从未使用过班列的新客户尤其是国外客户开始选择中欧班列。”杨杰认为,今后一两年,海运市场有望逐步恢复常态。在相对有限的整体运力下,中欧班列应通过进一步开发市场、提高服务水平,发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服务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功能,以中欧班列外贸货源带动国内多式联运的发展。

  近期,中吉乌铁路规划建设在搁置25年后终于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扎帕罗夫的说法,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后,这条作为中欧班列西线南部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铁路将于2023年开工建设。

  杨杰表示,相关国家领导人表态后,中方第一时间与吉乌两国交通部召开了中吉乌铁路建设的三方工作层视频会议,就推动中吉乌铁路项目合作深入交换意见。“从中欧班列境外通道的发展和布局来看,未来中吉乌铁路建成并投用后,将与跨里海通道互为补充,进一步完善中欧班列南部通道,对发展中国与包括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以及土耳其等途经国家的双边贸易有促进作用,也能适当平衡亚欧大陆内其他过境运输通道的压力。”

  他援引数据说,受俄乌冲突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包括中欧班列在内的跨里海通道集装箱运输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达到19500标准箱。“中欧班列南向通道的开发,应与过境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运输通道形成互为补充、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中欧班列境外通道运行格局。”杨杰说。

  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领导人先后宣布中吉乌铁路即将启动建设后,我国官方也于近日发布了相关消息。

  据悉,国家发改委外资司负责人6月2日与吉尔吉斯斯坦交通部、乌兹别克斯坦交通部负责人员共同主持召开了中吉乌铁路三方工作层视频会议,就推动中吉乌铁路项目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根据规划,中吉乌铁路全长约523公里,其中中国境内213公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260公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约50公里。中吉乌铁路拟从中国新疆喀什向西出境,经吉尔吉斯斯坦卡拉苏,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

  项目建成后,自东亚到中东和南欧的铁路运距将较目前缩短约900公里,用时节省7天至8天。中吉乌铁路还将推动中亚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为中亚国家提供进入波斯湾和太平洋港口的便利条件,并促进中亚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德尔扎帕罗夫最近接受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与有关方面的沟通,中吉乌铁路将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后于2023年开工建设。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也于5月27日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理事会会议上宣布,乌兹别克斯坦计划于近期开始实施中吉乌铁路建设。

  今年2月,扎帕罗夫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时就曾表示,吉方愿同中方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将中吉乌铁路打造成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两国元首在联合声明中称,新建中吉乌铁路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双方愿致力于加快推动该项目,使之成为全面挖掘中亚地区过境运输潜力的重要一步,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

  6月26日14时,首列“绵阳莫斯科”中欧班列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出,驶向俄罗斯。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行的中欧班列线条。

  位于新疆伊犁、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早在1881年,霍尔果斯口岸就已正式通关。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2012年12月22日开通后,成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第二条铁路通道上至关重要的枢纽。2021年,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达6362列,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26.6%。

  霍尔果斯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主任孙永昱从10年前霍尔果斯站筹备起就在这里工作。他还记得,2016年3月的一天,霍尔果斯站迎来首趟出境中欧班列,当时中欧班列每天的通行量不足10列。

  “我们的部门叫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主要的工作一块叫安全,一块叫生产。生产这一块,就是通过整体的调度指挥,把铁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能让列车像水流一样以最快的速度流动。”孙永昱说。

  他打了个比方,每节车厢就像一块积木,一趟列车可能有50节车厢,其中有一个可能需要海关抽查。“我们可能把这一节车厢剔出来,然后把剩下的49个放出去。这个过程就叫编组,跟编麻绳一样,把一节一节车厢编起来或者解开。重新编组后,经边检查验发往国外。”

  2020年年底,霍尔果斯铁路场站完成扩能改造工程,日均可承接5列至6列班列集装箱落地、起地及对装作业,场站内新增货物换装线一对,新增、延长到发线条。海关还为中欧班列设立了专门窗口,24小时随到随放,并推广“数字口岸”系统,优化舱单归并、转关无纸化作业,压缩班列在口岸停留时间。

  因各个国家铁路线轨距标准不同,国际货运列车需在铁路口岸进行换装作业,将货物换装到符合目的地国家轨距标准的列车上再通过国境。

  经过改进通关流程和扩能改造,霍尔果斯站的班列平均停留时间已从12小时缩短到6小时至8小时,过境中欧班列从2016年的不到700列提升至2021年的超6000列,线条,辐射德国、波兰、俄罗斯等18个国家。

  据霍尔果斯铁路部门统计,截至6月30日,今年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开行班列3181列,过货量448.9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31%和4.73%,班列开行数量和口岸过货量均实现增长。

X群康箱业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054252989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