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制作、电芯制作、电池组装……一批生产完成的锂电池离开车间前往港口,装船出海交付客户。今年以来,这样的场景在国内各地并不鲜见,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产品领跑出口,走俏海外。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产量已超过400吉瓦时,同比增长超过43%;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8.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有“锂”走遍天下的背后,是相关产业不断提质升级的生动写照,但也带来一个现实的问题——锂电池作为危险货物,如何保障其能安全运输?
2021年8月,一个非法装载废弃锂电池的集装箱在前往美国弗吉尼亚港的途中起火,造成货物损失,集装箱严重损坏。
经过初步调查,消防部门确定,火灾产生的热量非常高,集装箱上被烧出了一个洞。此外,装货单上列出的是“电脑零件”,而非锂电池。
进一步调查发现,托运人未对锂电池(第9类危险品、UN3480和3481)进行适当地标注、标记和包装。
这是去年国际海事承包商协会(IMCA)分享的一例锂电池相关的火灾事故,希望为业界提供一些经验教训。IMCA表示,如果这个集装箱是在装载到船上后起火,可能会造成更加灾难性的后果。
事实上,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的分类标准,锂电池属于第9类杂项危险货物。根据锂元素所呈现出的形态,此类货物又细分为锂金属电池(或锂金属电池组)和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组)。《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规定,电池和电池组、安装在设备中的电池和电池组,或与设备一起包装的电池和电池组,凡含有任何形式“锂”者,均须酌情划为UN3090、UN3091、UN3480或UN3481。
宁德海事局三都澳海事处城澳海巡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陈舒幸告诉记者,锂电池具有易自燃,火势快、温度高、难扑灭、烟雾毒性大、易复燃、高能量密度和极易发生热失控等特点,一旦在海上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或意外,容易导致火灾、爆炸、电池渗漏等海运安全风险。
“锂电池从出现燃烧迹象到猛烈燃烧只需6秒,燃烧温度可达600—1000℃。”太仓海事局危防处执法人员庄丽介绍,由于锂电池燃烧自带氧化剂,一旦在船上发生热失控,船载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作用不大,最有效的办法是用水降温。然而普通船舶货舱内一方面无喷淋设备;另一方面,大量用水喷淋会对船舶安全造成影响。
正是由于锂电池的这些特性,近年来,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电池质量问题、处理不当等造成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层出不穷。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施救较为困难,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因此,业内对于锂电池运输全过程的安全监管、风险排查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口前移、源头防范是重中之重。芜湖海事局执法人员张明哲介绍,按照《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进出港口,应当在进出港口24小时前(航程不足24小时的,在驶离上一港口前),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申报手续,提交申请书和交通运输部有关规章要求的证明材料,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进出港口。
同时,拟交付船舶载运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应当在交付载运前向承运人说明所托运的危险货物种类、数量、危险特性以及发生危险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提交相关货物信息,并报告海事管理机构。承运人应当对上述货物信息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船舶适装要求的,不得受载、承运。船舶离港前,应当将列有所载危险货物的装载位置清单、舱单或者详细配载图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陈舒幸认为冷藏集装箱,要加强对火情或早期火灾的探测和监控,建立标准化船员值班巡查要求,增加巡查次数,重点关注火情可能发生的区域,并严格检查车辆及电池设备,规范运用船舶上的智能监控设备,保持实时监测,提高运输的安全性。
庄丽建议,针对锂电池火灾特性,在积载、隔离、绑扎固定、防火、探火、灭火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推动形成锂电池海上安全运输高质量安全监管全国标准。
作为危化品,锂电池在进港登船前,需要在堆场内等待危险品装箱员的专业检查。保障锂电池安全运输,堆场这个“中转站”和“支点”发挥着重要作用安全监管360°)锂电池运输的“安全经”。
今年4月,南京港集团建成全国首座锂电池集装箱专用堆场,采取分类存储、分级管控方式进行堆存管理,设计年吞吐量3.4万标箱。该堆场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要求,针对锂电池特性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配置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管理、喷洒水控制、车牌和箱号识别、冷藏箱监控、自动电话、广播、无线通信、智能视频监控等系统,实行24小时全天候无死角管控,筑起一道厚实的安全防护屏障。堆场内建设有循环水池、污水收集池,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通过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充分放大堆场环保效能。
该堆场的建成,进一步增强了南京港新能源堆存、运输能力,吸引更多危化品生产企业从港区出运,降低跨江、跨桥以及长途公路运输比例,提高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
在同样作为锂电池运输“大户”的厦门港,日前,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首个危险货物冷藏箱堆场完成建设,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据介绍,这处位于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D15区的危险货物冷藏箱堆场,是由普通货物集装箱堆场改造升级而来,占地面积为5332平方米,设置平面箱位155个,满足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以锂电池冷危箱为主)并兼顾部分第8类货物、光刻胶等的集装箱堆存,年通过能力达2.79万标箱冷藏集装箱。作为危险货物冷藏箱“中转站”,该堆场比普通堆场安全等级更高、专业性更强,满足厦门港腹地市场的发展需求。
此前,在去年4月,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新增3个冷危堆场投入使用,分别位于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旗下的海天、嵩屿、国际货柜码头,总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设计年通过能力超过10万标箱。这些堆场除了必须配备的避雷针、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降温喷淋系统、消防设施等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的设施设备,还安装配置了许多防爆电源插座,随时提供充足的冷危集装箱电力保障,满足货物控温条件。